迎政(古代称呼皇帝为万岁一词的由来)
资讯
2023-11-12
8
1. 迎政,古代称呼皇帝为万岁一词的由来?
古代最牛逼的奉承话多如牛毛,其中最大的就是"万岁"。偏是这大话让帝王喜欢。并与朕一样纳入帝王专用,成了帝王专用名词。看来,这吹牛从古到今,连绵不绝,令听者赏心悦目,百听不厌。
翻了许多书,也不见究竟出在何处。既然说到朕,那就多说几句。朕在秦王政称皇 帝之前,就是个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谁都可以用。屈原于《离骚》开首就有: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皇揽葵于初度兮
赐余以嘉名
意思就是,我的祖上是伯庸(的后代)。后来秦始皇搞专制主义,把"朕"确定为自称。其他人不得染指。
那么,万岁又该何处寻呢?
大概在《诗经·幽风·七月》找到这样相类的的诗句:“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这里的“万寿无疆”,译过来戏谑一下
大家吃得肚子圆
举着瓦罐灌烧酒
长愿到处都一样
真是好啊真是好
是人们举杯痛饮欢畅的欢呼语。“万年无疆”在当时就是这样存在的。后来语境发生了变化,恐怕"岁"与"年"互用,万年就变成万岁了。希望幸福长久,表示时间永恒。
金文中也有,如“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这样的句子,"万年无疆,子孙永宝”这万年与万岁非常接近了。
到战国时的赵国外交官蔺相如入秦一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到了咸阳宫偏殿,相如心头有气了,但没发作,使者“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昭王非常欢喜,骗到美玉了,高兴之余,让自己的姬妾们传着看,无视赵国特使,这是重色轻邦呀!那些女人,宦官大喜大叫万岁,就是喜极而奉承秦王英明,表达无比的赞叹。让相如设计夺了回去。这是一桩外交纠纷。
秦始皇干了许多大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找长生不老药。并因此而屡次受到术士们欺骗。术士们本来就该去求方找药炼丹制定长生不老药。让主子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长享太平。但是他们不,骗了钱就算了,没成绩不受待见背后议论秦始皇专权好断。让秦始皇一怒之下"坑术士”。秦始皇上泰山封禅,得罪了儒生,儒生们心头不满,嘲弄秦始皇无德而封。秦始皇让御史审查。不久就发生了"坑术士",被人定论为"坑儒"。追根溯源,是秦始皇欲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而术士不专业引发的恶性案件。秦始皇求长生药不成,反倒成了另一事件的背锅者。看来,万岁这牛皮也不好吹。
司马迁《封禅书》:
三月,遂东行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东上太山,太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太山巅。
很清楚了,"万岁"这一词来历非人言,而是泰山上的神灵似是而非的语言。汉武帝正在祭天,是傍边的随从们听见的。他们后来问上天,上天自然无动于衷;敬问皇上,皇上当然不应答。于是,大家顿悟天机不可泄露。从此称皇上为"万岁"。正式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汉朝礼制增一条敬称,规定只能皇帝才可以用。
自此之后,历代历朝皇帝自朕;群下敬称皇上为万岁。称到高兴处,刹不住车,就一冲到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这话连秦始皇都知道是假的。更不说汉武帝了。他们心下明白人不可能不死,也就那么几十年,但他们喜欢听。更明白修皇陵有何用处。
2.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谢谢邀请!
“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魏王曹操”一位“位极人臣”的绝世之人!
曹操一生文治武功,将濒临灭亡的东汉维持了二十多年!可是却遭受后人的诽谤!骂他是“曹贼”!
按我看来曹操是旷古南寻的忠臣!刘备才是汉贼!孙权是汉匪!
回到问题,为什么曹操叫“魏王”呢?
第一、这个魏王不是自封的!
1、在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这时的曹操就实际掌握了东汉皇朝的政治军事大权!
开始了所谓的“挟天子已令诸侯”!
2、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这时候同时期的那些诸侯逆贼们,尤其是真正的汉贼刘备,汉匪孙权开始有了新称呼“曹魏”,并把这个曹魏凌驾于东汉皇权之上了!其实不是曹操自己愿意把自己凌驾于汉献帝刘协之上的,一个弱弱无能的刘协成就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曹操,这也成了刘备、孙权污蔑曹操的最大的口实!
3、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这时候的曹操是汉朝诸多诸侯中地位最高的王了!事实上曹操还是继续接受东汉皇权管理的!只是其他诸侯因为“羡慕嫉妒恨”的原因污蔑曹操是大逆不道!给了曹操一个名义上的“二号皇帝”的职!
其实那些诸侯哪一个不是想自己真正的当皇帝啊!因为个“传国玉玺”群殴的你残我伤的!
4、再看看刘备,自出世以来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四处游击,没有给他真正的汉室交过一毛钱的税!这哪里还是个臣子!曹丕篡汉后刘备赶快趁机称帝!结果没有两年就翘辫子了!
孙权折腾了一辈子,开始时还是号称是汉家臣子,结果后来居然投降了曹操的儿子,被赐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号称是东汉忠臣的孙权,结果是做了人家魏朝的奴才,虽然也给了副国级待遇,但是后来还是叛变了,自己又在黄龙元年(229年)自己当了皇帝!
★反复无常的刘备和孙权,后人不骂!却骂曹操,曹操得罪写书的人了!★
第二、为啥叫“魏王”!
1、在战国时代的魏国,在被秦朝灭亡前的领土范围就是当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这也是冀州的基础范围!
2、东汉末年时,以前是战国魏国的那块地盘归了袁绍!袁绍盘踞很久,建设的还不错!
3、在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叫曹操给以少胜多的打败于官渡!过了两年袁绍死了,曹操远征乌桓基本平定的北方,包括以前不是袁绍统治区的辽东辽西地区!
4、建安十八年(213年)受封魏公时就把自己的老窝建在了邺城!之所以汉献帝刘协给曹操封“魏”这个字,可能就是考虑到了,曹操当时的势力范围就是在战国魏国的地盘上,所以就给曹操叫“魏公”了!
或者也是懦弱的刘协也是给曹操下了一个“蛊”!希望曹操也像“魏王假”一样看着自己的国家完蛋!哈哈结果也还真是曹姓的天下叫司马家给颠覆了!
第三、曹操是历史上最为有能力的大臣!
1、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2、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3、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4、曹操在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陈寿!
3. 宋仁宗是宋太祖的什么人?
简单直接的说:宋仁宗赵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侄孙,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祯的伯祖父,他们是祖孙辈的关系。
宋仁宗,名赵祯,出生时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生于东京(开封),生母李氏,是真宗后宫一个普通妃子。
赵祯出生后,在真宗的默许下,将其交给皇后刘氏和杨淑妃一起抚养,在宫内外都称作刘皇后之子。李妃害怕刘皇后的权势,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有生之年都没有和儿子相认。
真宗的长子、三子、四子、五子都幼年夭折,连名字也没有起。直到百年后宋徽宗追册宗室,
赐真宗长子名赵禔,封温王;三子名赵祇,封昌王;四子名赵祉,封信王;五子名赵祈,封钦王。
而真宗次子赵祐,生于至道元年(995年),咸平五年(1002年)被册封为封信国公。因为赵祐是当时真宗唯一在世的儿子,所以真宗最为宠爱他,并准备立他为皇太子。不过,就在咸平六年(1003年),赵祐突然患病,随即去世,年仅九岁(实际七岁半)。
爱子夭折后,宋真宗悲痛欲绝,几乎因此不起,勉强恢复后,追封次子为周王,赐谥号悼献。二十年后,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去世,皇太子赵祯继位,追封二哥为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年),追册为皇太子,称“悼献太子”。
所以,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赵祯(受益)出生时,是真宗当时唯一的儿子,其实也是最后的儿子。对于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嗣子(真宗时年已经四十三岁,不折不扣地老来得子),真宗欣喜若狂,无比重视,除了让皇后亲自抚养外,平时爱子的一举一动,真宗都要详细了解,嘘寒问暖,并不厌其烦地安排亲信內官宫女加以照料,生怕他重蹈之前五个哥哥的早夭覆辙。幸好,幼年赵受益在刘皇后、杨淑妃的亲自抚养下和真宗的深切关爱下,健康成长,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病大灾。这也让子嗣单薄的真宗大感欣慰,觉得平日里修道崇仙的努力没有白费,上天垂怜,总算没有让自己遭受绝嗣之难。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岁的赵受益被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晋封寿春郡王,同时出外就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加中书令衔。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晋封升王。同年九月,赵受益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这一年,赵祯八岁。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已到晚年,身体不好,时时生病,心里很是担心自己会突然去世。于是,他私下和心腹宦官昭宣使周怀政商议,看是不是提前安排让太子监国,也好以防万一。
周怀政性子急,见皇帝要让太子监国,于是马上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首相)寇准商量。寇准同样急性,第二天就当面向真宗建议授太子监国之权。真宗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被外臣知道并立即奏请安排,心里很不高兴,不过太子监国也是自己首先提出的,于是也表示同意。
寇准便招翰林学士杨亿起草奏章,准备在大朝时正式上奏真宗,请求让太子监国。同时,寇准还和杨亿说,太子监国后,就让杨亿代替丁谓,出任枢密使。
没想到,消息被口风不严的周怀政泄露出去,丁谓得知寇准将在太子监国后就以杨亿代替自己担任枢密使,于是马上进宫向真宗告状,说寇准心有异志,交集內官,准备拥立太子谋反。真宗本来心里就不痛快,丁谓的话更是火上浇油,于是立马下旨,免去寇准官职差遣,改任太子太傅。而太子监国一事则再也不提。
寇准罢相后,周怀政顿时后悔不已,深恨自己口风不严,好好的一件事情最后搞得一塌糊涂。并且自己和丁谓有旧怨,现在丁谓得势,寇准罢相,如果以后丁谓再向真宗进谗言,说自己不忠于皇帝,想要奉太子监国而另立新君,那就惨了。
于是,周怀政决定干脆发动政变,杀丁谓及其党羽枢密副使曹利用,重迎寇准为相,奉真宗为太上皇,迎太子登基为帝。
就在准备起事的前一天,周怀政的同党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突然反水,把政变计划向丁谓等人全部说出,使得丁谓、曹利用抢先出手,包围周怀政住所,把他及同党一网打尽。
得知心腹內官、最信任的周怀政居然要政变(周怀政跟随真宗近四十年,自潜邸就随侍左右),真宗震惊不已,命丁谓详加审讯,并亲自审问周怀政。周怀政并无二话,只是不断叩首而已,这都是为了不使丁谓有机可乘,把事情往寇准身上牵扯。
之后,暴怒的真宗将周怀政赐死,同党一并诛杀。而寇准也被迁怒,免去太子太傅,降为太常卿。丁谓还趁真宗病重不理政事,私自勾结刘皇后,将寇准赶出东京(开封),出知相州,然后徙安州,再贬道州司马。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在最后的贬居之所雷州(广东雷州)去世。
在经历此事后,真宗心中着实害怕,并在病重、神志不清的状况下,怀疑所有人都会有作乱企图,甚至疑心十岁的太子赵祯也有谋反意图,居然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危急时刻,参知政事(副相)兼太子宾客李迪挺身而出,向真宗慷慨激昂诉说太子纯孝,绝不可能谋逆,逐渐说服真宗。最后,李迪一语中的:“陛下有几个儿子?”,顿时使真宗顷刻间清醒,才想起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素来仁孝懂事,身为唯一的皇嗣,怎么可能参与谋逆?废了他,难道立其他侄子不成。于是,真宗再没有询问太子此事,并一如既往信任关爱赵祯,李迪也被加授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乾兴元年(1022年),五十五岁的宋真宗病逝,十二岁的皇太子赵祯继位,成为大宋四代皇帝——宋仁宗。
时间倒退六十二年前,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三,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授意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亲信策划下,鼓动士兵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陈桥镇)发动兵变,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大军返回都城开封,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七岁的后周恭帝郭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受周禅建立新朝,国号“宋”,改元建隆,即宋太祖。太祖登基后,先南后北,逐一消灭各地割据政权,收南平、下湖南、灭后蜀、破南汉、平南唐,将自唐末开始的中原分裂局面基本结束,并两次“杯酒释兵权”,用温和的手段将随自己起事的亲信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一一解除,彻底解决了自唐中叶以来地方藩镇节度使拥兵自擅、跋扈难制的局面。
太祖出身武人,所以特别了解武人专权擅政的危害,登基后,即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使武将不能单独掌握军权,只能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动。而禁军的调动权归文官枢密院,枢密院官员又直接由皇帝选拔管理。这样,禁军的一切指挥权都集中于皇帝,消除了五代时“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的情况发生。
在限制武将的同时,太祖也改革中枢机构,把朝堂中枢机构分列为政事(中书门下)、军务(枢密院)和财政(三司使)三大系统,各不统属,由皇帝直接管理。再另设御史台等机构,用以监察百官。这样,在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枢朝廷后,中枢的权力又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皇权由此进一步强化,对于赵宋皇室统治天下也更为有利。
太祖登基时不过三十四岁,在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不过九岁,赵德芳更只有一岁。鉴于五代各朝经常有皇帝壮年去世而幼子无法掌握权力、被权臣篡位的情况发生(太祖本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夺取后周社稷,登基为帝的),于是太祖在建隆元年(960年)将时年二十一岁的三弟赵光义封为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领泰宁军节度使。此后再逐步晋封为大内都部署,同平章事、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东都留守、晋王,朝班位列宰相之上。太祖的本意,就是将已经成年的三弟作为实际的皇储对待,以稳定人心,巩固社稷。如果自己有意外发生,则国家不至于没有成年嗣君,从而导致赵氏天下被其他权臣篡夺。这也是太祖吸取了五代各朝的教训,实施的一个变通办法。
不过,随着太祖在位日久,长子赵德昭也平安长大,太祖兄弟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虽然赵光义还是晋王、开封府尹、同平章事,事实上的皇储,但是赵德昭也逐步被封授官职,先后就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叔父潜在的竞争者。
太祖的内心,自然是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嗣君的。不过三弟赵光义在担任了十多年的晋王、开封府尹后,也不再是那个当年青涩的少年人,而是掌握了大量权力、汇集了众多追随者的大宋第二号实权人物,培养和提拔的亲信遍及朝野内外。太祖即使想废黜他的储位,也要慎重考虑,以免引发风波甚至政变,并因此发生内讧,使得社稷动摇。
太祖想徐徐图之,逐步提升长子赵德昭的地位,再慢慢削弱三弟赵光义的势力,最好像当年“杯酒释兵权”一样,温和地、不伤和气地免去赵光义的皇储之位,继续保留他的官爵,然后正式赐封赵德昭为太子。
可惜时不我待,就在太祖一步步实施这个计划的途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太祖召晋王入宫饮酒,当夜有人在宫外看见殿内烛影摇动,似乎晋王赵光义离座在退避什么,然后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次日,宫内忽然传出噩耗,太祖驾崩。十月二十一,晋王赵光义即皇帝位,即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多有记载,大多怀疑是太宗为了保住皇储之位,谋害了太祖,但也有其他不同意见。千年以来,众说纷纷,没有统一的意见。而事件的真相,则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再也没有澄清的那一天了。太宗继位后,继承太祖遗志,将残存的割据政权:吴越、漳泉、北汉一一消灭收复,基本统一全国,只剩下当年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没有拿下。于是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雍煕三年(986年)两次向燕云用兵,意图收复故土,但是都被契丹挫败,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三百年的遗憾。
太宗即位后,因为长子赵元佐聪明机警、有武艺、善骑射,所以属意他为皇储人选。但是赵元佐为人率直、嫉恶如仇,对于父亲为了巩固皇位而迫害四叔赵廷美、堂兄赵德昭十分不满(太宗即位后,将四弟秦王赵廷美借故削爵流放,使得他忧愤成疾、病逝房州。赵德昭随同太宗出征燕云,大军溃败后,太宗一时没有讯息,大臣们有拥立赵德昭为帝,收拾残局的意思,后来太宗恢复和大军的联络,对此甚为忌惮,之后故意用言语逼迫赵德昭,使其在中书省自杀),并因此抑郁成疾,在雍煕二年(985年)因病导致神志不清,放火焚烧宫殿,东京开封因此损失惨重。事后,赵元佐被废为庶人,失去了继承权。
太宗次子赵元佑,在大哥被废后,开始受到重视,在雍熙三年(986年)被太宗任命为开封尹兼任侍中,改名赵元僖,晋封为许王,加中书令衔,基本上是按照皇储的待遇来对待。就在立储之事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时,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大朝会,许王赵元僖上朝不久,忽觉身体不适,于是立即辞朝回府,太宗也匆匆结束朝会,亲自前往许王府探视。当太宗来到的时候,赵元僖已经不能自理,太宗悲痛地喊他名字,他还能勉强回话,流泪不止,不久后,就连话也说不出了,随即去世,时年二十六。太宗痛失爱子,悲痛莫名,几日都无法正常饮食休息,常常独自哭泣。后来勉强支撑着处理政事后,追赠赵元僖为皇太子,追谥为恭孝。
赵元僖去世后,太宗以为储君之位不详,所以不再提及立储之事,大臣冯拯等人上书要求更立储君,太宗大怒,把他们全部贬斥岭南,此后再没有人敢于公开上奏立储之事。
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因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的北伐燕云之战中身受箭伤,久不痊愈,以致箭创时而溃烂,危及身体,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私底下询问参知政事寇准立储之事。寇准抓住机会,向太宗陈说立太子有利于国家稳定、社稷巩固,天下臣民都期盼大宋能够早定国本。于是,太宗下定决心,明发诏书,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并大赦天下。
之后,皇太子赵恒以太子仪仗在东京(开封)城中出行,东京官民百姓都列于街道两侧,欢呼雀跃、向皇太子致敬。
赵恒是唐末以来,中原地区上百年间第一个被正式公开册封为皇太子的储君(之前都是以开封尹为默认的皇储),百姓们亲眼得见百年来第一个皇太子在自己面前巡游经过,兴奋仰慕之情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囿于君臣父子的传统思想、和太宗尚在的事实,只怕百姓们早就忘乎所以得大喊“万岁”了!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太宗在东京开封万岁殿病逝,时年五十九。皇太子赵恒登基,成为大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
如前所述,真宗的第六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所以,宋仁宗赵祯就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孙子,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侄孙。4. 周易讲的是什么?
《周易》是周文王借筮卦体裁写的六十四篇政论文。周文王在《周易》六十四个卦爻辞中提出了一系列建国方略和各项方针政策,涉及到战争策略、国家体制建设、思想建设、社会管理、教育方针、水利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卦辞,即是一个中心论点,六个爻辞则是这一论点的延伸。
下面以《周易-离》举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离卦解释给大家听。
这一天,院外一阵马嘶车响,原来是亲信大臣闳夭来了,文王高兴地迎出门去。闳夭是周国领导层的核心臣属,为人机智灵活,善与人打交道,这次一来看望侯爷,二来代替公子发请教一些国家大计。文王很高兴公子们有心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便对闳夭说:“我们和商王之间的战争性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你看看这个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闳夭反复打量着卦符:“外阳包着内阳,又像丝网包着内核,内核为动态,有孕育之象。离(離)字左为离,离为虫兽;右为隹,隹为翅膀。带翅膀的鸟不会包含在内里;虫和翅膀也不能分离,因为它们是合在一个字中。一定是一个孕化之物。”小丁伸出食指一点:“離一定是蚕茧。蚕作茧包住自己,又孕化为蛾飞出茧外。”
文王点点头:“对,就应该这样分析问题。这只是分析字义的第一层,第二层是要明白字的指向。蚕吐丝作茧是为了保护自己,以便在茧中完成自己的孕化。这里面的步骤是蚕吐丝为奉献自己,做出茧来才能保护自己,当孕化完成了,再把茧咬破而出。”
闳夭接过话:“明白了,我们要为商王做事,借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完成自己扩大疆土的任务。当完成了我们的战略布局后,就可一举将商王朝歼灭。”文王高兴地连连点头。
闳夭问:“养母牛是为了生小牛,卦辞为什么写畜牝牛吉呢?”文王缓缓说:“这是革命和守成的关系问题。蚕必须把茧咬破才能获得新生,就是我们必须消灭商王朝才能建立大周朝,是敌死我活的矛盾,态度要坚定,目标要明确。建立大周后,母牛所指的生命的繁衍,就是朝代的不断延续,这是其一;我们将要采用的世袭制有别于大商,是父死子继,要保持嫡系的正统性,这是其二。这个卦辞谈的是革命性质和国家政体问题,一定要重视。”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闳夭说:“‘错然’比喻像涂了层金黄色。初九穿着用金黄色蚕丝编织的鞋,说明是富贵之人,应当尊敬他们。我想侯爷是告诉我们,对商王手下的达官贵人要敬礼有加,毕竟我们要借用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应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居中,静而不动,是黄色的蚕在茧中等待时机。闳夭问:“为什么写元吉?”“元是指国家,意在指明‘黄离’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考虑。”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闳夭问:“日昃指太阳将落。侯爷都是用日代指王,日昃是商王朝要沉落了,和离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指蚕破茧的时机,一定要在敌人衰败之际才能破茧而出。”
鼓是仪仗的规模,不鼓指没有盛大的仪式了。缶是敲击的乐器,商王自己敲着缶唱歌,比喻商王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闳夭说:“大人一旦变得像耋耄老人一样,这个朝代也就要结束了。”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是到了外面。突如,是从洞里钻出来的样子。其来如,蛾子慢慢爬过来。焚如,蛾子晚上出来,冲灯火飞过去烧着了。死如,生命结束了。闳夭问:“蛾子死就死了,为什么还要‘弃如’呢?”文王答:“这是孕化的时机不当。晚上出来冲着光亮飞,还不被烧死吗!蚕赖以保护自己的茧因咬破了也没用了,只好丢弃掉。弃如者不是被烧死者,而是原本有用的东西也变得无用了,只好丢弃。”原来是因为时机不当而导致前功尽弃,没有了保护层,也就没有了成功的机会。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六五成功地完成了孕化,蚕变化为蛾,破茧而出。闳夭问:“涕沱若,是冤屈或后悔才如此哭泣。戚指亲人,亲近的人在埋怨他。在灭亡的时刻应该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吉是谁吉呢?”“整个过程吉。六五作为王位,处在阳爻的重重包围之中,毁灭势在必然,此时我们出兵可一举成功,能不吉吗!”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闳夭不太明白:“九三爻有‘日昃’,表示商王;六五尊位并没写王,为什么上九反而写王呢?”文王微笑而答:“这个‘王’不是现任之王,是指商汤。商汤灭夏正是乘夏行将就木之时行征伐之事,他消灭了暴君,获得了天下,还获得了好的名声。‘匪其丑’,不是一伙丑恶之人。赢得天下还要赢得人心才行。”
5. 秦王嬴政的王后是谁?
有一种推测观点认为,秦王嬴政的王后是一个来自楚国宗室的女子。为什么呢?
以秦国成例来看,历代秦王的婚姻多由太后决定。而太后为儿子选定的王后一般都会是自己出生的国家的娘家人。秦王嬴政继位的时候有三位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亲祖母夏太后、生母帝太后赵姬。秦王政七年,夏太后过世;秦王政九年,帝太后赵姬因为和嫪毐的关系而被驱逐到雍城;秦王政十三年,按秦制要大婚的嬴政的择偶问题,只能由华阳太后说了算。华阳太后是楚国人,所以也为秦王嬴政选择了一位楚国的夫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可能就是这位楚国夫人的儿子。
6.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不断地拉扯衣服?
刘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角。但她的人生,比这个故事更精彩!
宋太后刘娥,宋朝后宫厚黑学代表人物,古代宫廷女性成功学的教母,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穿过龙袍,掌过国政。
她完成了从贫民到太后的阶层穿越,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手腕心志不输慈禧太后。
接下来,我们来讲故事,一个野鸡如何变凤凰的故事。据宋史记载,刘娥祖籍是山西人,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员,然后父亲因为在战乱中不幸身亡,母亲改嫁,她于是成为了孤儿,流落在四川长大。所以自小饱尝人情冷暖,洞察社会百态,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领。
长大后,出落成一幅花容月貌,后来就遇见了一个叫龚美的男人,当时社会,再漂亮的女人,再能干的女人,也不过是弱势群体,刘娥迫于生活的无奈,就和龚美报寒取暖,相依为命,结成事实夫妻。
第一次转折:灰姑娘遇见襄王后来两人决定前往大城市发展,因为路途遥远险恶,路上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事情,为了安全就不以夫妻之名,而是以兄妹之名对外行走,反正本来龚美也大刘娥很多岁。
他们的目标是去京城,因为龚美擅长的谋生方式是锻银,当时的国际都市东京汴梁,穿金戴银的富人多,肯定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宋史记载: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而刘娥可不是那种安分守己,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女性,她是一个很机灵又很有心计的女人,希望也能通过自己的手段赚一点钱,顺便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上升渠道,摆脱龚美。于是他就以龚美之妹的名义进入了当时的襄王府为婢。
但是历史总是充满了许多的巧合,就是这么巧,后来的宋真宗当时还只是襄王,两人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发生了。
就这么狗血,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不知道是刘娥幸运还是长得太好看或者魅力独特,襄王第一次看见刘娥就为之一见倾心,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一段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
襄王就派人去打探关于刘娥的消息,原来她还有一个银匠匠哥哥,决心要把刘娥拿到手,对她像如今的男生追女生一样,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送钱送物,给他家里买房买车,刘娥十分懂男人,遇见这么个金龟婿,分布使用了欲拒还迎,忽冷忽热的态度和策略,把襄王撩拔的心痒痒,非要追到手不行,最终成功吃定这位大金主。
但对于那位有事实之名的懦弱丈夫龚美,她许以高官厚禄,用半威胁半利诱的方式将其安抚,并保守二人之间的秘密,此后就是真正的兄妹。
对于龚美而言,对方来头太大,他没有办法拒绝,而且虽然刘娥年轻貌美,只要攀上襄王这根线,以后荣华富贵有的是,还怕享受不到更好的吗?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他们两人虽然关系稳定下来,襄王也愿意把刘娥收入房中,但有一个问题,是襄王被蒙在鼓里,但他们两个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身为王爷,肯定会在乎自己女人的清白,可是刘娥和龚美早就是事实夫妻了,这个问题很严重。
最终,果断并且富于冒险精神的刘娥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在闺房之中刘娥不知道用的是哪种动物血,但最后还是让襄王赵恒满意的见红了,自然对刘娥宠爱不已,没有半分怀疑。
抓住男人心,上位成皇后刘娥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和手段,完成了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的最关键的阶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可能会在底层活一辈子的贫民之妻一跃而成为了,当时最有望成为太子的襄王宠妾。
但如此,也并不能保证她以后就能大富大贵,首先,她没有正式的名份,在宋真宗继位之前的很长时间,他没有进入王宫,而是一直被藏在当时的太子近臣张耆家中。
对于喜新厌旧的男人而言,刘娥知道,必须要时刻抓住他的心,不断让他有新鲜感,才能让自己的地位持久和稳固,宠爱也能持久和稳固,为他为之使劲,浑身解术,千方百计的留住宋真宗的心。
最终她再次成功了,见过无数美女的真宗对她的对她依旧宠爱之极,他登基后把刘娥封为美人,此后更是不断专宠,先封为德妃,又想让刘娥做皇后,可以说刘娥完全征服了皇帝的心,像当年武则天抓住了唐高宗的心一样。
但是,他也面临着和武则天一样的问题,就是在封后的过程中一样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正是刘娥出身太过卑微,无法母仪天下。但是幸运的刘娥,因为皇帝足够宠幸和对大臣的逆反心理,依旧被加上皇后头衔,再一次晋级。刘娥的地位开始真正的达到了稳固的第二阶段,除了皇帝,没有人能够再撼动她的地位。
但此时刘娥却面临着一个硬伤,无论是心机,还是智谋,都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她不能够生育,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太多的磨难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即便是送真宗夜夜专宠多年,留得始终没生下子女。
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刘娥知道,虽然皇帝现在宠幸自己,自己也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一旦皇帝有病去世,自己的荣华富贵决计得不到保障了,她是很努力很努力才一步一步爬到这的,所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她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像传闻中狸猫换太子那么恐怖。其实很普通,类似于古代常见的通房丫鬟成为主人的侍妾的这么情况,刘娥宫内有一位侍女姓李,然后被刘娥安排侍寝,诞下一子,对外宣称为刘皇后所生,便是后来的宋仁宗,所以狸猫换太子实在是把她污名化了。
曾经的孤女登上权力顶峰十年之后,真宗病逝,仁宗继位,皇太后刘娥执掌军国大政。至此刘娥终于来到了人生巅峰的第三阶段,成为了至高无上,掌握国家政权的皇太后,有了和武则天比较高下的资本。
终于可以从容的俯视整个天下了,回首从孤女到皇太后的人生艰辛,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靠着努力,一步步得来的,其间不知遇到过多少艰难险阻,明枪暗箭,一不小心就是非死即伤,不是靠上天恩赐。
这位曾经的孤儿,最终坐在整个大宋帝国,最光明正大最金碧辉煌的正殿中处理国事,看着那些曾经需要她仰望的文臣武将,陡然生出一种雄心,她在发现自己,能够从容处理国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贬官罢相,玩弄权力游刃有余。她觉得自己可以偶像武则天一样,穿一穿龙袍了,毕竟谁还没有个偶像梦。
于是她在太庙举行的祭祀之时,身着天子衮衣,头戴天子金冠祭拜,但她并没有称帝的勇气,也不想和众多的文武大臣和天下的文人作对,她有自知之明,也知道武后的前车之鉴,不想死后骂名傍身,于是她打算过一把瘾就算了,没有加上皇帝的尊号,在临死之前仍旧把国政交还给宋仁宗,反正人生到此不白来了。
当然她在临死之前有一个举动,就是我们的题目所说的在临终之前不断的拉扯自己的衣服,其实就是天子的衣服,她的意思是把衣服脱下来还给仁宗,皇帝瘾已经过完了,还是当个皇后就好了,富贵如浮云,体验一次就够了。
而且她也不想,穿着天子衣服去见真宗,毕竟宋真宗的一生是真正的爱她,不想怀着那么大的愧疚去见真宗。
仁宗明白她的意思,便派人把她身上的天子服饰给脱了下来。
至此,从孤女到太后,刘娥传奇又励志的一生落下帷幕,通过自己的心机和手段一步步一无所有到坐拥江山,睥睨天下,可以说是一个厉害至极的女人,说她是成功学代表也不为过吧!治国理政也是井井有条,颇有仁政之风,比武则天也不遑多让,最终她没有称帝乱政,使得后世对他也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评价,因此没有像武则天,吕后那样出名了。
宋史评价: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这对她评价已经是很高了!生前得利,死后得名,最精彩成功的人生,也莫过于此了吧!
【历史千奇百怪,更多精彩野史故事,敬请关注历史好奇怪】
7. 昌邑王刘贺为什么仅在位27天就被废了?
《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就是不听权臣霍光的话。那么汉书为什么又要罗列刘贺种种的荒唐之举呢?
《汉书》记载,刘贺即位既没有先皇遗嘱也不是按长幼排序,是被大将军霍光征召而来的,27天后带头废掉刘贺的又是霍光,那么霍光是谁,如此呼风唤雨呢?
西汉霍姓当属“封狼居胥”霍去病,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给汉武帝推荐的一个人后来却左右西汉政权几十年,这个人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
霍光倍受汉武帝赏识,并不仅仅是因为霍去病的原因,而是来自他的个人修为,他侍奉汉武帝二十多年,如履薄冰,没犯过一次错误,连每次出入宫禁的脚步都会落在同一位置不差分毫。这种隐忍与自制力令人钦佩更令人恐惧,但汉武帝却认为太好了!
霍光没有尺寸之功,汉武帝却把他比作周公,让他与几位重臣一起辅佐小皇帝刘弗陵,刘弗陵八岁即位就是汉昭帝。精明的汉武帝知道任何一个大臣权利大了就会控制朝政,所以他做了一个精妙的设计,指定五位大臣(丞相车千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驸马都尉金日磾,左将军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同时辅政。
但汉武帝却无法控制身后事,果然派系之争很快显现。合纵、连横,明争喑斗,霍光剩用他“领尚书事”的特殊身份,经过不断博弈,逐渐把别人的权利都揽过去,最终霍光胜出,杀了桑弘羊和亲家上官桀一家。
唯独放过上官桀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当时九岁,她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皇后)。这正是霍光所想要的,霍光从此一手遮天,大权独揽。
客观上霍光采取减少赋税的宽松政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霍光专权却程序缜密,犹如他上朝的脚步按部就班,非比寻常。辅佐昭帝是先帝之托,打击政敌是维护汉室,一切由昭帝授权,昭帝之后还有上官皇后,霍光的一言一行可谓天衣无缝。
虽然昭帝言听计从,但霍光并不放心,非要让上官皇后为昭帝生下一个有霍家血脉的皇子,于是霍光下令:除上官皇后以外,所有后宫佳丽,谁也不能亲近昭帝,甚至为她们穿上封闭式内衣。
但事与愿违,直到昭帝21岁驾崩,皇后也没有生下孩子。按照汉朝惯例和群臣动议,继承帝位的本该是汉武帝还在人世的唯一的儿子广陵王刘胥,但刘胥贪图喜乐,品行不端。
《汉书》说霍光忧心忡忡,其实他的担心并不仅仅是这些,广陵王做了几十年诸侯王了,他有成熟的政治历练,同时他手下有一群人扶持,势力较大,这些都是霍光要面对的。
正在霍光纠结之时,有郎官上书:古有先例,只要有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就可以废长立幼。
众臣无语,却正中霍光下怀,上书的郎官因此获得了提拔。霍光终于甩掉了刘胥,挑了一位年少的继承人昌邑王刘贺,刘贺不到二十岁,没有政治历练和党羽。
刘贺同样举止轻狂,肆意妄为,这些霍光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认为年少或许孺子可教。刘贺就这样洋洋自得的来了!
当睡眼惺忪的刘贺被传诏官叫醒,面对天上掉下的一张大馅饼,刘贺以为是梦游。
《汉书》记载,刘贺中午就率众直奔长安,一路车轮滚滚,马都累死了几匹,但皇帝的宝座在向他招手,属下劝他低调,他却早已天马行空,日月星辰了。刘贺的心里,自己可以与列祖列宗齐名,可以告慰先父了。但是他沉不住气,否则很难理解,他那么心急火燎地进京,却还在途中采买特产,私藏女子。或许他大喜之余得意忘形了!
刘贺五岁父亲刘髆就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儿童的心理成长很不利,养成了他胡闹任性的性格,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海昏侯大墓开启之前,人们期待会有金缕玉衣,因为他不仅当过昌邑王,还当过皇帝。但意外的是只看到块状物,经检测是非常珍稀的材质:琉璃。刘贺身下是一床琉璃席,它和胸前成组的玉壁,玉覆面一起覆盖死者全身,安抚亡灵,彰显富贵。
海昏侯大墓的发掘证明,一向被认为随心所欲,追求奢华的刘贺其丧葬规格,却严守等级,没有逾矩,毕竟这位汉废帝下葬时,只是一个列侯,无论他多么渴望,也没敢享用金缕玉衣这种最高等级。
那么刘贺27天被废,就因为他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熊孩子吗?《汉书》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刘贺被废的同时,他从封地带来的二百多位随从臣属,都因为误导主人被诛杀。临刑前,他们在街头大声哭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何事未断,受谁之乱?书中没有解释。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说,这句话明显暗示有某种图谋,《汉书》作者就是让后人从中体会历史的真相。
无论如何,刘贺被废另有玄机,焦点还是三朝元老霍光。当刘贺在内宫我行我素时,霍光并没有闭上双眼,如果刘贺只是一个醉生梦死的纨绔,只要大权没有旁落,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
可是当了皇帝的刘贺,却似乎把力排众议推举他的“恩人”忘了个干干净净,反而对亲信大加封赏,这让霍光坐不住了,危机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年轻的帝王和老臣处理关系的问题,政治权力的交替、继承都会出现磨擦冲突,甚至导致流血。
霍光的初衷眼看就要落空,或许刘贺一开始就没想做傀儡,他那些三教九流前呼后拥的随员正一步步逼近皇宫大内的重要岗位。这无疑引起一向由我发布命令的霍光的强烈不满!
终于,一项敏感的人事任命让霍光忍无可忍。长乐宫是上官氏的寝宫,此时的上官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她拥有高于皇帝的最高决策权,何况她又是霍光的外孙女,这让刘贺坐卧不宁。
刘贺任命自己的旧臣安乐为长乐宫卫尉,霍光知道来者不善,霍光鹰犬遍布,尤其宫廷防卫和禁军将领一水都是霍家军,现在刘贺反客为主,霍光明白这个皇帝是不能用了!
刘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长乐宫那个要害部门谁都不能动,他太不成熟了!
霍光的权势那么显赫,又是不愿放权之人,他心狠手辣,处理这一类问题经验丰富。
老谋深算的霍大将军虽然独断专行,但程序上必须步调一致,他想到了丞相这关键的一票。他立即派大司马田延年到丞相杨敝家去,让他同意废掉刘贺,杨敝吓得直哆嗦。
杨敝的夫人就是司马迁的女儿,她趁田延年去厕所时,赶紧对杨敝说,你说同意,否则小命不保。
丞相都吓成这样,群臣哪敢不同意,霍光让群臣表态时,群臣尽皆惊愕失色。《汉书》的描绘十分传神:“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惊愕失色”表示大臣们听到后的反应是:刘贺本身并没有严重的过失,以致于不能继续做皇帝。
满朝大臣感到非常惊愕,这个皇帝并没有什么大过错,为什么要废黜他呢?
霍光得到田延年的支持,田延年以非常手段威胁表态晩的大臣,他要杀头,他的这种形为使得参与商议的大臣一致赞同霍光的做法,于是大家一起去见上官皇太后。
“罗织罪状,武力威胁”,霍光实际上搞了一场看似众口一词,有理有据的宫廷政变。这边磨刀霍霍,刘贺那边果真是莺歌燕舞吗?苏轼认为,刘贺那边肯定也预谋推翻霍光,可惜暴露了,他们既没有韬光养晦,等翅膀硬了再说,也没有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只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贺带来的那些臣属,临刑前大喊,当时就该杀了霍光。可惜,刘贺手软,他的谋略达不到这个等级。
既然《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被废”,知道刘贺是不听霍光的话才被废,那么为什么又要罗列他那么多荒唐之举呢?后世的学者认为,刘贺的那些狗头军师们,就是故意营造刘贺声色犬马,不求上进的假象,让机警的霍光放松警惕,刘贺一派才能暗渡陈仓,掌握实权。
然而,这些雕虫小技只能自欺欺人,反而被刘贺将错就错,把刘贺夸张的真人秀变成不务正业的罪状,《汉书》不过是如实记录。
万事俱备,霍光亮出王牌:外孙女上官皇太后。
宫门一关,孤身一人的刘贺被召到比他还小三岁的皇太后面前,跪下,接受众大臣的批斗,声声刺耳,句句惊心,最后宣布“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当废”。
说刘贺不仅行为不端,而且没有到祖先刘邦的庙中履行必须的祭拜礼仪,因此登基无效。
没有“告庙”等于祖宗不认可即位。刘贺或许不知,但从不犯错的霍光是疏忽了,还是故意阻挠?霍光是一个做事非常小心缜密的人,在安排刘贺做皇帝的程序上留了一手,没有让刘贺“告庙”。告庙是汉代皇帝登基典礼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是霍光玩的一个高招,关键时刻成了废黜刘贺的理由。
上官皇太后一个“可”字,批准废帝的奏章,刘贺争辩,但为时已晚,霍光三下五除二,摘掉了他的皇帝印玺和绶带。
刘贺集团全面覆灭,他带来的二万二多人全部身首异处。刘贺哭着鼻子孤零零地走了,连他的昌邑囯封地也没保住。
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召来一位十八岁的年轻皇帝刘询(汉宣帝),霍光掌政二十多年,辅佐两位帝位,汉昭帝汉宣帝,史称“昭宣中兴”,中间没有刘贺的名字,他被称为“汉废帝”。
霍光死后,宣帝念及骨肉之情,重新封刘贺为海昏侯。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迎政,古代称呼皇帝为万岁一词的由来?
古代最牛逼的奉承话多如牛毛,其中最大的就是"万岁"。偏是这大话让帝王喜欢。并与朕一样纳入帝王专用,成了帝王专用名词。看来,这吹牛从古到今,连绵不绝,令听者赏心悦目,百听不厌。
翻了许多书,也不见究竟出在何处。既然说到朕,那就多说几句。朕在秦王政称皇 帝之前,就是个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谁都可以用。屈原于《离骚》开首就有: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皇揽葵于初度兮
赐余以嘉名
意思就是,我的祖上是伯庸(的后代)。后来秦始皇搞专制主义,把"朕"确定为自称。其他人不得染指。
那么,万岁又该何处寻呢?
大概在《诗经·幽风·七月》找到这样相类的的诗句:“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这里的“万寿无疆”,译过来戏谑一下
大家吃得肚子圆
举着瓦罐灌烧酒
长愿到处都一样
真是好啊真是好
是人们举杯痛饮欢畅的欢呼语。“万年无疆”在当时就是这样存在的。后来语境发生了变化,恐怕"岁"与"年"互用,万年就变成万岁了。希望幸福长久,表示时间永恒。
金文中也有,如“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这样的句子,"万年无疆,子孙永宝”这万年与万岁非常接近了。
到战国时的赵国外交官蔺相如入秦一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到了咸阳宫偏殿,相如心头有气了,但没发作,使者“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昭王非常欢喜,骗到美玉了,高兴之余,让自己的姬妾们传着看,无视赵国特使,这是重色轻邦呀!那些女人,宦官大喜大叫万岁,就是喜极而奉承秦王英明,表达无比的赞叹。让相如设计夺了回去。这是一桩外交纠纷。
秦始皇干了许多大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找长生不老药。并因此而屡次受到术士们欺骗。术士们本来就该去求方找药炼丹制定长生不老药。让主子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长享太平。但是他们不,骗了钱就算了,没成绩不受待见背后议论秦始皇专权好断。让秦始皇一怒之下"坑术士”。秦始皇上泰山封禅,得罪了儒生,儒生们心头不满,嘲弄秦始皇无德而封。秦始皇让御史审查。不久就发生了"坑术士",被人定论为"坑儒"。追根溯源,是秦始皇欲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而术士不专业引发的恶性案件。秦始皇求长生药不成,反倒成了另一事件的背锅者。看来,万岁这牛皮也不好吹。
司马迁《封禅书》:
三月,遂东行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东上太山,太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太山巅。
很清楚了,"万岁"这一词来历非人言,而是泰山上的神灵似是而非的语言。汉武帝正在祭天,是傍边的随从们听见的。他们后来问上天,上天自然无动于衷;敬问皇上,皇上当然不应答。于是,大家顿悟天机不可泄露。从此称皇上为"万岁"。正式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汉朝礼制增一条敬称,规定只能皇帝才可以用。
自此之后,历代历朝皇帝自朕;群下敬称皇上为万岁。称到高兴处,刹不住车,就一冲到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这话连秦始皇都知道是假的。更不说汉武帝了。他们心下明白人不可能不死,也就那么几十年,但他们喜欢听。更明白修皇陵有何用处。
2.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谢谢邀请!
“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魏王曹操”一位“位极人臣”的绝世之人!
曹操一生文治武功,将濒临灭亡的东汉维持了二十多年!可是却遭受后人的诽谤!骂他是“曹贼”!
按我看来曹操是旷古南寻的忠臣!刘备才是汉贼!孙权是汉匪!
回到问题,为什么曹操叫“魏王”呢?
第一、这个魏王不是自封的!
1、在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这时的曹操就实际掌握了东汉皇朝的政治军事大权!
开始了所谓的“挟天子已令诸侯”!
2、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这时候同时期的那些诸侯逆贼们,尤其是真正的汉贼刘备,汉匪孙权开始有了新称呼“曹魏”,并把这个曹魏凌驾于东汉皇权之上了!其实不是曹操自己愿意把自己凌驾于汉献帝刘协之上的,一个弱弱无能的刘协成就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曹操,这也成了刘备、孙权污蔑曹操的最大的口实!
3、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这时候的曹操是汉朝诸多诸侯中地位最高的王了!事实上曹操还是继续接受东汉皇权管理的!只是其他诸侯因为“羡慕嫉妒恨”的原因污蔑曹操是大逆不道!给了曹操一个名义上的“二号皇帝”的职!
其实那些诸侯哪一个不是想自己真正的当皇帝啊!因为个“传国玉玺”群殴的你残我伤的!
4、再看看刘备,自出世以来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四处游击,没有给他真正的汉室交过一毛钱的税!这哪里还是个臣子!曹丕篡汉后刘备赶快趁机称帝!结果没有两年就翘辫子了!
孙权折腾了一辈子,开始时还是号称是汉家臣子,结果后来居然投降了曹操的儿子,被赐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号称是东汉忠臣的孙权,结果是做了人家魏朝的奴才,虽然也给了副国级待遇,但是后来还是叛变了,自己又在黄龙元年(229年)自己当了皇帝!
★反复无常的刘备和孙权,后人不骂!却骂曹操,曹操得罪写书的人了!★
第二、为啥叫“魏王”!
1、在战国时代的魏国,在被秦朝灭亡前的领土范围就是当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这也是冀州的基础范围!
2、东汉末年时,以前是战国魏国的那块地盘归了袁绍!袁绍盘踞很久,建设的还不错!
3、在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叫曹操给以少胜多的打败于官渡!过了两年袁绍死了,曹操远征乌桓基本平定的北方,包括以前不是袁绍统治区的辽东辽西地区!
4、建安十八年(213年)受封魏公时就把自己的老窝建在了邺城!之所以汉献帝刘协给曹操封“魏”这个字,可能就是考虑到了,曹操当时的势力范围就是在战国魏国的地盘上,所以就给曹操叫“魏公”了!
或者也是懦弱的刘协也是给曹操下了一个“蛊”!希望曹操也像“魏王假”一样看着自己的国家完蛋!哈哈结果也还真是曹姓的天下叫司马家给颠覆了!
第三、曹操是历史上最为有能力的大臣!
1、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2、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3、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4、曹操在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陈寿!
3. 宋仁宗是宋太祖的什么人?
简单直接的说:宋仁宗赵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侄孙,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祯的伯祖父,他们是祖孙辈的关系。
宋仁宗,名赵祯,出生时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生于东京(开封),生母李氏,是真宗后宫一个普通妃子。
赵祯出生后,在真宗的默许下,将其交给皇后刘氏和杨淑妃一起抚养,在宫内外都称作刘皇后之子。李妃害怕刘皇后的权势,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有生之年都没有和儿子相认。
真宗的长子、三子、四子、五子都幼年夭折,连名字也没有起。直到百年后宋徽宗追册宗室,
赐真宗长子名赵禔,封温王;三子名赵祇,封昌王;四子名赵祉,封信王;五子名赵祈,封钦王。
而真宗次子赵祐,生于至道元年(995年),咸平五年(1002年)被册封为封信国公。因为赵祐是当时真宗唯一在世的儿子,所以真宗最为宠爱他,并准备立他为皇太子。不过,就在咸平六年(1003年),赵祐突然患病,随即去世,年仅九岁(实际七岁半)。
爱子夭折后,宋真宗悲痛欲绝,几乎因此不起,勉强恢复后,追封次子为周王,赐谥号悼献。二十年后,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去世,皇太子赵祯继位,追封二哥为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年),追册为皇太子,称“悼献太子”。
所以,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赵祯(受益)出生时,是真宗当时唯一的儿子,其实也是最后的儿子。对于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嗣子(真宗时年已经四十三岁,不折不扣地老来得子),真宗欣喜若狂,无比重视,除了让皇后亲自抚养外,平时爱子的一举一动,真宗都要详细了解,嘘寒问暖,并不厌其烦地安排亲信內官宫女加以照料,生怕他重蹈之前五个哥哥的早夭覆辙。幸好,幼年赵受益在刘皇后、杨淑妃的亲自抚养下和真宗的深切关爱下,健康成长,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病大灾。这也让子嗣单薄的真宗大感欣慰,觉得平日里修道崇仙的努力没有白费,上天垂怜,总算没有让自己遭受绝嗣之难。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岁的赵受益被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晋封寿春郡王,同时出外就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加中书令衔。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晋封升王。同年九月,赵受益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这一年,赵祯八岁。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已到晚年,身体不好,时时生病,心里很是担心自己会突然去世。于是,他私下和心腹宦官昭宣使周怀政商议,看是不是提前安排让太子监国,也好以防万一。
周怀政性子急,见皇帝要让太子监国,于是马上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首相)寇准商量。寇准同样急性,第二天就当面向真宗建议授太子监国之权。真宗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被外臣知道并立即奏请安排,心里很不高兴,不过太子监国也是自己首先提出的,于是也表示同意。
寇准便招翰林学士杨亿起草奏章,准备在大朝时正式上奏真宗,请求让太子监国。同时,寇准还和杨亿说,太子监国后,就让杨亿代替丁谓,出任枢密使。
没想到,消息被口风不严的周怀政泄露出去,丁谓得知寇准将在太子监国后就以杨亿代替自己担任枢密使,于是马上进宫向真宗告状,说寇准心有异志,交集內官,准备拥立太子谋反。真宗本来心里就不痛快,丁谓的话更是火上浇油,于是立马下旨,免去寇准官职差遣,改任太子太傅。而太子监国一事则再也不提。
寇准罢相后,周怀政顿时后悔不已,深恨自己口风不严,好好的一件事情最后搞得一塌糊涂。并且自己和丁谓有旧怨,现在丁谓得势,寇准罢相,如果以后丁谓再向真宗进谗言,说自己不忠于皇帝,想要奉太子监国而另立新君,那就惨了。
于是,周怀政决定干脆发动政变,杀丁谓及其党羽枢密副使曹利用,重迎寇准为相,奉真宗为太上皇,迎太子登基为帝。
就在准备起事的前一天,周怀政的同党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突然反水,把政变计划向丁谓等人全部说出,使得丁谓、曹利用抢先出手,包围周怀政住所,把他及同党一网打尽。
得知心腹內官、最信任的周怀政居然要政变(周怀政跟随真宗近四十年,自潜邸就随侍左右),真宗震惊不已,命丁谓详加审讯,并亲自审问周怀政。周怀政并无二话,只是不断叩首而已,这都是为了不使丁谓有机可乘,把事情往寇准身上牵扯。
之后,暴怒的真宗将周怀政赐死,同党一并诛杀。而寇准也被迁怒,免去太子太傅,降为太常卿。丁谓还趁真宗病重不理政事,私自勾结刘皇后,将寇准赶出东京(开封),出知相州,然后徙安州,再贬道州司马。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在最后的贬居之所雷州(广东雷州)去世。
在经历此事后,真宗心中着实害怕,并在病重、神志不清的状况下,怀疑所有人都会有作乱企图,甚至疑心十岁的太子赵祯也有谋反意图,居然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危急时刻,参知政事(副相)兼太子宾客李迪挺身而出,向真宗慷慨激昂诉说太子纯孝,绝不可能谋逆,逐渐说服真宗。最后,李迪一语中的:“陛下有几个儿子?”,顿时使真宗顷刻间清醒,才想起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素来仁孝懂事,身为唯一的皇嗣,怎么可能参与谋逆?废了他,难道立其他侄子不成。于是,真宗再没有询问太子此事,并一如既往信任关爱赵祯,李迪也被加授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乾兴元年(1022年),五十五岁的宋真宗病逝,十二岁的皇太子赵祯继位,成为大宋四代皇帝——宋仁宗。
时间倒退六十二年前,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三,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授意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亲信策划下,鼓动士兵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陈桥镇)发动兵变,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大军返回都城开封,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七岁的后周恭帝郭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受周禅建立新朝,国号“宋”,改元建隆,即宋太祖。太祖登基后,先南后北,逐一消灭各地割据政权,收南平、下湖南、灭后蜀、破南汉、平南唐,将自唐末开始的中原分裂局面基本结束,并两次“杯酒释兵权”,用温和的手段将随自己起事的亲信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一一解除,彻底解决了自唐中叶以来地方藩镇节度使拥兵自擅、跋扈难制的局面。
太祖出身武人,所以特别了解武人专权擅政的危害,登基后,即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使武将不能单独掌握军权,只能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动。而禁军的调动权归文官枢密院,枢密院官员又直接由皇帝选拔管理。这样,禁军的一切指挥权都集中于皇帝,消除了五代时“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的情况发生。
在限制武将的同时,太祖也改革中枢机构,把朝堂中枢机构分列为政事(中书门下)、军务(枢密院)和财政(三司使)三大系统,各不统属,由皇帝直接管理。再另设御史台等机构,用以监察百官。这样,在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枢朝廷后,中枢的权力又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皇权由此进一步强化,对于赵宋皇室统治天下也更为有利。
太祖登基时不过三十四岁,在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不过九岁,赵德芳更只有一岁。鉴于五代各朝经常有皇帝壮年去世而幼子无法掌握权力、被权臣篡位的情况发生(太祖本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夺取后周社稷,登基为帝的),于是太祖在建隆元年(960年)将时年二十一岁的三弟赵光义封为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领泰宁军节度使。此后再逐步晋封为大内都部署,同平章事、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东都留守、晋王,朝班位列宰相之上。太祖的本意,就是将已经成年的三弟作为实际的皇储对待,以稳定人心,巩固社稷。如果自己有意外发生,则国家不至于没有成年嗣君,从而导致赵氏天下被其他权臣篡夺。这也是太祖吸取了五代各朝的教训,实施的一个变通办法。
不过,随着太祖在位日久,长子赵德昭也平安长大,太祖兄弟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虽然赵光义还是晋王、开封府尹、同平章事,事实上的皇储,但是赵德昭也逐步被封授官职,先后就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叔父潜在的竞争者。
太祖的内心,自然是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嗣君的。不过三弟赵光义在担任了十多年的晋王、开封府尹后,也不再是那个当年青涩的少年人,而是掌握了大量权力、汇集了众多追随者的大宋第二号实权人物,培养和提拔的亲信遍及朝野内外。太祖即使想废黜他的储位,也要慎重考虑,以免引发风波甚至政变,并因此发生内讧,使得社稷动摇。
太祖想徐徐图之,逐步提升长子赵德昭的地位,再慢慢削弱三弟赵光义的势力,最好像当年“杯酒释兵权”一样,温和地、不伤和气地免去赵光义的皇储之位,继续保留他的官爵,然后正式赐封赵德昭为太子。
可惜时不我待,就在太祖一步步实施这个计划的途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太祖召晋王入宫饮酒,当夜有人在宫外看见殿内烛影摇动,似乎晋王赵光义离座在退避什么,然后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次日,宫内忽然传出噩耗,太祖驾崩。十月二十一,晋王赵光义即皇帝位,即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多有记载,大多怀疑是太宗为了保住皇储之位,谋害了太祖,但也有其他不同意见。千年以来,众说纷纷,没有统一的意见。而事件的真相,则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再也没有澄清的那一天了。太宗继位后,继承太祖遗志,将残存的割据政权:吴越、漳泉、北汉一一消灭收复,基本统一全国,只剩下当年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没有拿下。于是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雍煕三年(986年)两次向燕云用兵,意图收复故土,但是都被契丹挫败,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三百年的遗憾。
太宗即位后,因为长子赵元佐聪明机警、有武艺、善骑射,所以属意他为皇储人选。但是赵元佐为人率直、嫉恶如仇,对于父亲为了巩固皇位而迫害四叔赵廷美、堂兄赵德昭十分不满(太宗即位后,将四弟秦王赵廷美借故削爵流放,使得他忧愤成疾、病逝房州。赵德昭随同太宗出征燕云,大军溃败后,太宗一时没有讯息,大臣们有拥立赵德昭为帝,收拾残局的意思,后来太宗恢复和大军的联络,对此甚为忌惮,之后故意用言语逼迫赵德昭,使其在中书省自杀),并因此抑郁成疾,在雍煕二年(985年)因病导致神志不清,放火焚烧宫殿,东京开封因此损失惨重。事后,赵元佐被废为庶人,失去了继承权。
太宗次子赵元佑,在大哥被废后,开始受到重视,在雍熙三年(986年)被太宗任命为开封尹兼任侍中,改名赵元僖,晋封为许王,加中书令衔,基本上是按照皇储的待遇来对待。就在立储之事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时,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大朝会,许王赵元僖上朝不久,忽觉身体不适,于是立即辞朝回府,太宗也匆匆结束朝会,亲自前往许王府探视。当太宗来到的时候,赵元僖已经不能自理,太宗悲痛地喊他名字,他还能勉强回话,流泪不止,不久后,就连话也说不出了,随即去世,时年二十六。太宗痛失爱子,悲痛莫名,几日都无法正常饮食休息,常常独自哭泣。后来勉强支撑着处理政事后,追赠赵元僖为皇太子,追谥为恭孝。
赵元僖去世后,太宗以为储君之位不详,所以不再提及立储之事,大臣冯拯等人上书要求更立储君,太宗大怒,把他们全部贬斥岭南,此后再没有人敢于公开上奏立储之事。
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因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的北伐燕云之战中身受箭伤,久不痊愈,以致箭创时而溃烂,危及身体,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私底下询问参知政事寇准立储之事。寇准抓住机会,向太宗陈说立太子有利于国家稳定、社稷巩固,天下臣民都期盼大宋能够早定国本。于是,太宗下定决心,明发诏书,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并大赦天下。
之后,皇太子赵恒以太子仪仗在东京(开封)城中出行,东京官民百姓都列于街道两侧,欢呼雀跃、向皇太子致敬。
赵恒是唐末以来,中原地区上百年间第一个被正式公开册封为皇太子的储君(之前都是以开封尹为默认的皇储),百姓们亲眼得见百年来第一个皇太子在自己面前巡游经过,兴奋仰慕之情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囿于君臣父子的传统思想、和太宗尚在的事实,只怕百姓们早就忘乎所以得大喊“万岁”了!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太宗在东京开封万岁殿病逝,时年五十九。皇太子赵恒登基,成为大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
如前所述,真宗的第六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所以,宋仁宗赵祯就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孙子,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侄孙。4. 周易讲的是什么?
《周易》是周文王借筮卦体裁写的六十四篇政论文。周文王在《周易》六十四个卦爻辞中提出了一系列建国方略和各项方针政策,涉及到战争策略、国家体制建设、思想建设、社会管理、教育方针、水利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卦辞,即是一个中心论点,六个爻辞则是这一论点的延伸。
下面以《周易-离》举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离卦解释给大家听。
这一天,院外一阵马嘶车响,原来是亲信大臣闳夭来了,文王高兴地迎出门去。闳夭是周国领导层的核心臣属,为人机智灵活,善与人打交道,这次一来看望侯爷,二来代替公子发请教一些国家大计。文王很高兴公子们有心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便对闳夭说:“我们和商王之间的战争性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你看看这个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闳夭反复打量着卦符:“外阳包着内阳,又像丝网包着内核,内核为动态,有孕育之象。离(離)字左为离,离为虫兽;右为隹,隹为翅膀。带翅膀的鸟不会包含在内里;虫和翅膀也不能分离,因为它们是合在一个字中。一定是一个孕化之物。”小丁伸出食指一点:“離一定是蚕茧。蚕作茧包住自己,又孕化为蛾飞出茧外。”
文王点点头:“对,就应该这样分析问题。这只是分析字义的第一层,第二层是要明白字的指向。蚕吐丝作茧是为了保护自己,以便在茧中完成自己的孕化。这里面的步骤是蚕吐丝为奉献自己,做出茧来才能保护自己,当孕化完成了,再把茧咬破而出。”
闳夭接过话:“明白了,我们要为商王做事,借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完成自己扩大疆土的任务。当完成了我们的战略布局后,就可一举将商王朝歼灭。”文王高兴地连连点头。
闳夭问:“养母牛是为了生小牛,卦辞为什么写畜牝牛吉呢?”文王缓缓说:“这是革命和守成的关系问题。蚕必须把茧咬破才能获得新生,就是我们必须消灭商王朝才能建立大周朝,是敌死我活的矛盾,态度要坚定,目标要明确。建立大周后,母牛所指的生命的繁衍,就是朝代的不断延续,这是其一;我们将要采用的世袭制有别于大商,是父死子继,要保持嫡系的正统性,这是其二。这个卦辞谈的是革命性质和国家政体问题,一定要重视。”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闳夭说:“‘错然’比喻像涂了层金黄色。初九穿着用金黄色蚕丝编织的鞋,说明是富贵之人,应当尊敬他们。我想侯爷是告诉我们,对商王手下的达官贵人要敬礼有加,毕竟我们要借用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应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居中,静而不动,是黄色的蚕在茧中等待时机。闳夭问:“为什么写元吉?”“元是指国家,意在指明‘黄离’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考虑。”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闳夭问:“日昃指太阳将落。侯爷都是用日代指王,日昃是商王朝要沉落了,和离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指蚕破茧的时机,一定要在敌人衰败之际才能破茧而出。”
鼓是仪仗的规模,不鼓指没有盛大的仪式了。缶是敲击的乐器,商王自己敲着缶唱歌,比喻商王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闳夭说:“大人一旦变得像耋耄老人一样,这个朝代也就要结束了。”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是到了外面。突如,是从洞里钻出来的样子。其来如,蛾子慢慢爬过来。焚如,蛾子晚上出来,冲灯火飞过去烧着了。死如,生命结束了。闳夭问:“蛾子死就死了,为什么还要‘弃如’呢?”文王答:“这是孕化的时机不当。晚上出来冲着光亮飞,还不被烧死吗!蚕赖以保护自己的茧因咬破了也没用了,只好丢弃掉。弃如者不是被烧死者,而是原本有用的东西也变得无用了,只好丢弃。”原来是因为时机不当而导致前功尽弃,没有了保护层,也就没有了成功的机会。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六五成功地完成了孕化,蚕变化为蛾,破茧而出。闳夭问:“涕沱若,是冤屈或后悔才如此哭泣。戚指亲人,亲近的人在埋怨他。在灭亡的时刻应该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吉是谁吉呢?”“整个过程吉。六五作为王位,处在阳爻的重重包围之中,毁灭势在必然,此时我们出兵可一举成功,能不吉吗!”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闳夭不太明白:“九三爻有‘日昃’,表示商王;六五尊位并没写王,为什么上九反而写王呢?”文王微笑而答:“这个‘王’不是现任之王,是指商汤。商汤灭夏正是乘夏行将就木之时行征伐之事,他消灭了暴君,获得了天下,还获得了好的名声。‘匪其丑’,不是一伙丑恶之人。赢得天下还要赢得人心才行。”
5. 秦王嬴政的王后是谁?
有一种推测观点认为,秦王嬴政的王后是一个来自楚国宗室的女子。为什么呢?
以秦国成例来看,历代秦王的婚姻多由太后决定。而太后为儿子选定的王后一般都会是自己出生的国家的娘家人。秦王嬴政继位的时候有三位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亲祖母夏太后、生母帝太后赵姬。秦王政七年,夏太后过世;秦王政九年,帝太后赵姬因为和嫪毐的关系而被驱逐到雍城;秦王政十三年,按秦制要大婚的嬴政的择偶问题,只能由华阳太后说了算。华阳太后是楚国人,所以也为秦王嬴政选择了一位楚国的夫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可能就是这位楚国夫人的儿子。
6.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不断地拉扯衣服?
刘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角。但她的人生,比这个故事更精彩!
宋太后刘娥,宋朝后宫厚黑学代表人物,古代宫廷女性成功学的教母,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穿过龙袍,掌过国政。
她完成了从贫民到太后的阶层穿越,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手腕心志不输慈禧太后。
接下来,我们来讲故事,一个野鸡如何变凤凰的故事。据宋史记载,刘娥祖籍是山西人,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员,然后父亲因为在战乱中不幸身亡,母亲改嫁,她于是成为了孤儿,流落在四川长大。所以自小饱尝人情冷暖,洞察社会百态,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领。
长大后,出落成一幅花容月貌,后来就遇见了一个叫龚美的男人,当时社会,再漂亮的女人,再能干的女人,也不过是弱势群体,刘娥迫于生活的无奈,就和龚美报寒取暖,相依为命,结成事实夫妻。
第一次转折:灰姑娘遇见襄王后来两人决定前往大城市发展,因为路途遥远险恶,路上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事情,为了安全就不以夫妻之名,而是以兄妹之名对外行走,反正本来龚美也大刘娥很多岁。
他们的目标是去京城,因为龚美擅长的谋生方式是锻银,当时的国际都市东京汴梁,穿金戴银的富人多,肯定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宋史记载: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而刘娥可不是那种安分守己,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女性,她是一个很机灵又很有心计的女人,希望也能通过自己的手段赚一点钱,顺便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上升渠道,摆脱龚美。于是他就以龚美之妹的名义进入了当时的襄王府为婢。
但是历史总是充满了许多的巧合,就是这么巧,后来的宋真宗当时还只是襄王,两人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发生了。
就这么狗血,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不知道是刘娥幸运还是长得太好看或者魅力独特,襄王第一次看见刘娥就为之一见倾心,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一段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
襄王就派人去打探关于刘娥的消息,原来她还有一个银匠匠哥哥,决心要把刘娥拿到手,对她像如今的男生追女生一样,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送钱送物,给他家里买房买车,刘娥十分懂男人,遇见这么个金龟婿,分布使用了欲拒还迎,忽冷忽热的态度和策略,把襄王撩拔的心痒痒,非要追到手不行,最终成功吃定这位大金主。
但对于那位有事实之名的懦弱丈夫龚美,她许以高官厚禄,用半威胁半利诱的方式将其安抚,并保守二人之间的秘密,此后就是真正的兄妹。
对于龚美而言,对方来头太大,他没有办法拒绝,而且虽然刘娥年轻貌美,只要攀上襄王这根线,以后荣华富贵有的是,还怕享受不到更好的吗?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他们两人虽然关系稳定下来,襄王也愿意把刘娥收入房中,但有一个问题,是襄王被蒙在鼓里,但他们两个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身为王爷,肯定会在乎自己女人的清白,可是刘娥和龚美早就是事实夫妻了,这个问题很严重。
最终,果断并且富于冒险精神的刘娥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在闺房之中刘娥不知道用的是哪种动物血,但最后还是让襄王赵恒满意的见红了,自然对刘娥宠爱不已,没有半分怀疑。
抓住男人心,上位成皇后刘娥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和手段,完成了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的最关键的阶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可能会在底层活一辈子的贫民之妻一跃而成为了,当时最有望成为太子的襄王宠妾。
但如此,也并不能保证她以后就能大富大贵,首先,她没有正式的名份,在宋真宗继位之前的很长时间,他没有进入王宫,而是一直被藏在当时的太子近臣张耆家中。
对于喜新厌旧的男人而言,刘娥知道,必须要时刻抓住他的心,不断让他有新鲜感,才能让自己的地位持久和稳固,宠爱也能持久和稳固,为他为之使劲,浑身解术,千方百计的留住宋真宗的心。
最终她再次成功了,见过无数美女的真宗对她的对她依旧宠爱之极,他登基后把刘娥封为美人,此后更是不断专宠,先封为德妃,又想让刘娥做皇后,可以说刘娥完全征服了皇帝的心,像当年武则天抓住了唐高宗的心一样。
但是,他也面临着和武则天一样的问题,就是在封后的过程中一样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正是刘娥出身太过卑微,无法母仪天下。但是幸运的刘娥,因为皇帝足够宠幸和对大臣的逆反心理,依旧被加上皇后头衔,再一次晋级。刘娥的地位开始真正的达到了稳固的第二阶段,除了皇帝,没有人能够再撼动她的地位。
但此时刘娥却面临着一个硬伤,无论是心机,还是智谋,都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她不能够生育,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太多的磨难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即便是送真宗夜夜专宠多年,留得始终没生下子女。
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刘娥知道,虽然皇帝现在宠幸自己,自己也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一旦皇帝有病去世,自己的荣华富贵决计得不到保障了,她是很努力很努力才一步一步爬到这的,所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她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像传闻中狸猫换太子那么恐怖。其实很普通,类似于古代常见的通房丫鬟成为主人的侍妾的这么情况,刘娥宫内有一位侍女姓李,然后被刘娥安排侍寝,诞下一子,对外宣称为刘皇后所生,便是后来的宋仁宗,所以狸猫换太子实在是把她污名化了。
曾经的孤女登上权力顶峰十年之后,真宗病逝,仁宗继位,皇太后刘娥执掌军国大政。至此刘娥终于来到了人生巅峰的第三阶段,成为了至高无上,掌握国家政权的皇太后,有了和武则天比较高下的资本。
终于可以从容的俯视整个天下了,回首从孤女到皇太后的人生艰辛,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靠着努力,一步步得来的,其间不知遇到过多少艰难险阻,明枪暗箭,一不小心就是非死即伤,不是靠上天恩赐。
这位曾经的孤儿,最终坐在整个大宋帝国,最光明正大最金碧辉煌的正殿中处理国事,看着那些曾经需要她仰望的文臣武将,陡然生出一种雄心,她在发现自己,能够从容处理国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贬官罢相,玩弄权力游刃有余。她觉得自己可以偶像武则天一样,穿一穿龙袍了,毕竟谁还没有个偶像梦。
于是她在太庙举行的祭祀之时,身着天子衮衣,头戴天子金冠祭拜,但她并没有称帝的勇气,也不想和众多的文武大臣和天下的文人作对,她有自知之明,也知道武后的前车之鉴,不想死后骂名傍身,于是她打算过一把瘾就算了,没有加上皇帝的尊号,在临死之前仍旧把国政交还给宋仁宗,反正人生到此不白来了。
当然她在临死之前有一个举动,就是我们的题目所说的在临终之前不断的拉扯自己的衣服,其实就是天子的衣服,她的意思是把衣服脱下来还给仁宗,皇帝瘾已经过完了,还是当个皇后就好了,富贵如浮云,体验一次就够了。
而且她也不想,穿着天子衣服去见真宗,毕竟宋真宗的一生是真正的爱她,不想怀着那么大的愧疚去见真宗。
仁宗明白她的意思,便派人把她身上的天子服饰给脱了下来。
至此,从孤女到太后,刘娥传奇又励志的一生落下帷幕,通过自己的心机和手段一步步一无所有到坐拥江山,睥睨天下,可以说是一个厉害至极的女人,说她是成功学代表也不为过吧!治国理政也是井井有条,颇有仁政之风,比武则天也不遑多让,最终她没有称帝乱政,使得后世对他也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评价,因此没有像武则天,吕后那样出名了。
宋史评价: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这对她评价已经是很高了!生前得利,死后得名,最精彩成功的人生,也莫过于此了吧!
【历史千奇百怪,更多精彩野史故事,敬请关注历史好奇怪】
7. 昌邑王刘贺为什么仅在位27天就被废了?
《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就是不听权臣霍光的话。那么汉书为什么又要罗列刘贺种种的荒唐之举呢?
《汉书》记载,刘贺即位既没有先皇遗嘱也不是按长幼排序,是被大将军霍光征召而来的,27天后带头废掉刘贺的又是霍光,那么霍光是谁,如此呼风唤雨呢?
西汉霍姓当属“封狼居胥”霍去病,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给汉武帝推荐的一个人后来却左右西汉政权几十年,这个人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
霍光倍受汉武帝赏识,并不仅仅是因为霍去病的原因,而是来自他的个人修为,他侍奉汉武帝二十多年,如履薄冰,没犯过一次错误,连每次出入宫禁的脚步都会落在同一位置不差分毫。这种隐忍与自制力令人钦佩更令人恐惧,但汉武帝却认为太好了!
霍光没有尺寸之功,汉武帝却把他比作周公,让他与几位重臣一起辅佐小皇帝刘弗陵,刘弗陵八岁即位就是汉昭帝。精明的汉武帝知道任何一个大臣权利大了就会控制朝政,所以他做了一个精妙的设计,指定五位大臣(丞相车千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驸马都尉金日磾,左将军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同时辅政。
但汉武帝却无法控制身后事,果然派系之争很快显现。合纵、连横,明争喑斗,霍光剩用他“领尚书事”的特殊身份,经过不断博弈,逐渐把别人的权利都揽过去,最终霍光胜出,杀了桑弘羊和亲家上官桀一家。
唯独放过上官桀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当时九岁,她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皇后)。这正是霍光所想要的,霍光从此一手遮天,大权独揽。
客观上霍光采取减少赋税的宽松政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霍光专权却程序缜密,犹如他上朝的脚步按部就班,非比寻常。辅佐昭帝是先帝之托,打击政敌是维护汉室,一切由昭帝授权,昭帝之后还有上官皇后,霍光的一言一行可谓天衣无缝。
虽然昭帝言听计从,但霍光并不放心,非要让上官皇后为昭帝生下一个有霍家血脉的皇子,于是霍光下令:除上官皇后以外,所有后宫佳丽,谁也不能亲近昭帝,甚至为她们穿上封闭式内衣。
但事与愿违,直到昭帝21岁驾崩,皇后也没有生下孩子。按照汉朝惯例和群臣动议,继承帝位的本该是汉武帝还在人世的唯一的儿子广陵王刘胥,但刘胥贪图喜乐,品行不端。
《汉书》说霍光忧心忡忡,其实他的担心并不仅仅是这些,广陵王做了几十年诸侯王了,他有成熟的政治历练,同时他手下有一群人扶持,势力较大,这些都是霍光要面对的。
正在霍光纠结之时,有郎官上书:古有先例,只要有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就可以废长立幼。
众臣无语,却正中霍光下怀,上书的郎官因此获得了提拔。霍光终于甩掉了刘胥,挑了一位年少的继承人昌邑王刘贺,刘贺不到二十岁,没有政治历练和党羽。
刘贺同样举止轻狂,肆意妄为,这些霍光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认为年少或许孺子可教。刘贺就这样洋洋自得的来了!
当睡眼惺忪的刘贺被传诏官叫醒,面对天上掉下的一张大馅饼,刘贺以为是梦游。
《汉书》记载,刘贺中午就率众直奔长安,一路车轮滚滚,马都累死了几匹,但皇帝的宝座在向他招手,属下劝他低调,他却早已天马行空,日月星辰了。刘贺的心里,自己可以与列祖列宗齐名,可以告慰先父了。但是他沉不住气,否则很难理解,他那么心急火燎地进京,却还在途中采买特产,私藏女子。或许他大喜之余得意忘形了!
刘贺五岁父亲刘髆就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儿童的心理成长很不利,养成了他胡闹任性的性格,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海昏侯大墓开启之前,人们期待会有金缕玉衣,因为他不仅当过昌邑王,还当过皇帝。但意外的是只看到块状物,经检测是非常珍稀的材质:琉璃。刘贺身下是一床琉璃席,它和胸前成组的玉壁,玉覆面一起覆盖死者全身,安抚亡灵,彰显富贵。
海昏侯大墓的发掘证明,一向被认为随心所欲,追求奢华的刘贺其丧葬规格,却严守等级,没有逾矩,毕竟这位汉废帝下葬时,只是一个列侯,无论他多么渴望,也没敢享用金缕玉衣这种最高等级。
那么刘贺27天被废,就因为他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熊孩子吗?《汉书》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刘贺被废的同时,他从封地带来的二百多位随从臣属,都因为误导主人被诛杀。临刑前,他们在街头大声哭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何事未断,受谁之乱?书中没有解释。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说,这句话明显暗示有某种图谋,《汉书》作者就是让后人从中体会历史的真相。
无论如何,刘贺被废另有玄机,焦点还是三朝元老霍光。当刘贺在内宫我行我素时,霍光并没有闭上双眼,如果刘贺只是一个醉生梦死的纨绔,只要大权没有旁落,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
可是当了皇帝的刘贺,却似乎把力排众议推举他的“恩人”忘了个干干净净,反而对亲信大加封赏,这让霍光坐不住了,危机迫在眉睫!
这是一个年轻的帝王和老臣处理关系的问题,政治权力的交替、继承都会出现磨擦冲突,甚至导致流血。
霍光的初衷眼看就要落空,或许刘贺一开始就没想做傀儡,他那些三教九流前呼后拥的随员正一步步逼近皇宫大内的重要岗位。这无疑引起一向由我发布命令的霍光的强烈不满!
终于,一项敏感的人事任命让霍光忍无可忍。长乐宫是上官氏的寝宫,此时的上官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她拥有高于皇帝的最高决策权,何况她又是霍光的外孙女,这让刘贺坐卧不宁。
刘贺任命自己的旧臣安乐为长乐宫卫尉,霍光知道来者不善,霍光鹰犬遍布,尤其宫廷防卫和禁军将领一水都是霍家军,现在刘贺反客为主,霍光明白这个皇帝是不能用了!
刘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长乐宫那个要害部门谁都不能动,他太不成熟了!
霍光的权势那么显赫,又是不愿放权之人,他心狠手辣,处理这一类问题经验丰富。
老谋深算的霍大将军虽然独断专行,但程序上必须步调一致,他想到了丞相这关键的一票。他立即派大司马田延年到丞相杨敝家去,让他同意废掉刘贺,杨敝吓得直哆嗦。
杨敝的夫人就是司马迁的女儿,她趁田延年去厕所时,赶紧对杨敝说,你说同意,否则小命不保。
丞相都吓成这样,群臣哪敢不同意,霍光让群臣表态时,群臣尽皆惊愕失色。《汉书》的描绘十分传神:“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惊愕失色”表示大臣们听到后的反应是:刘贺本身并没有严重的过失,以致于不能继续做皇帝。
满朝大臣感到非常惊愕,这个皇帝并没有什么大过错,为什么要废黜他呢?
霍光得到田延年的支持,田延年以非常手段威胁表态晩的大臣,他要杀头,他的这种形为使得参与商议的大臣一致赞同霍光的做法,于是大家一起去见上官皇太后。
“罗织罪状,武力威胁”,霍光实际上搞了一场看似众口一词,有理有据的宫廷政变。这边磨刀霍霍,刘贺那边果真是莺歌燕舞吗?苏轼认为,刘贺那边肯定也预谋推翻霍光,可惜暴露了,他们既没有韬光养晦,等翅膀硬了再说,也没有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只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贺带来的那些臣属,临刑前大喊,当时就该杀了霍光。可惜,刘贺手软,他的谋略达不到这个等级。
既然《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被废”,知道刘贺是不听霍光的话才被废,那么为什么又要罗列他那么多荒唐之举呢?后世的学者认为,刘贺的那些狗头军师们,就是故意营造刘贺声色犬马,不求上进的假象,让机警的霍光放松警惕,刘贺一派才能暗渡陈仓,掌握实权。
然而,这些雕虫小技只能自欺欺人,反而被刘贺将错就错,把刘贺夸张的真人秀变成不务正业的罪状,《汉书》不过是如实记录。
万事俱备,霍光亮出王牌:外孙女上官皇太后。
宫门一关,孤身一人的刘贺被召到比他还小三岁的皇太后面前,跪下,接受众大臣的批斗,声声刺耳,句句惊心,最后宣布“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当废”。
说刘贺不仅行为不端,而且没有到祖先刘邦的庙中履行必须的祭拜礼仪,因此登基无效。
没有“告庙”等于祖宗不认可即位。刘贺或许不知,但从不犯错的霍光是疏忽了,还是故意阻挠?霍光是一个做事非常小心缜密的人,在安排刘贺做皇帝的程序上留了一手,没有让刘贺“告庙”。告庙是汉代皇帝登基典礼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是霍光玩的一个高招,关键时刻成了废黜刘贺的理由。
上官皇太后一个“可”字,批准废帝的奏章,刘贺争辩,但为时已晚,霍光三下五除二,摘掉了他的皇帝印玺和绶带。
刘贺集团全面覆灭,他带来的二万二多人全部身首异处。刘贺哭着鼻子孤零零地走了,连他的昌邑囯封地也没保住。
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召来一位十八岁的年轻皇帝刘询(汉宣帝),霍光掌政二十多年,辅佐两位帝位,汉昭帝汉宣帝,史称“昭宣中兴”,中间没有刘贺的名字,他被称为“汉废帝”。
霍光死后,宣帝念及骨肉之情,重新封刘贺为海昏侯。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